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程文刚:孝感“新二程”其人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907 发布日期:2025-01-19


  

  导读:他是程颢、程颐的后人,他是“国朝第一人”《江山卧游图》作者程正癸的曾祖,他是儒学“泰州”学派弟子,他是抗倭名臣胡宗宪的幕僚,他是中国第一个“乌托邦”社会主义创始入何心隐的同穴义兄……

  (一)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或“二程夫子”,是程朱理学的奠基者,宋代洛学的创始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程”直绍孔孟,但伴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引入、诸子百家思想的争鸣和发展、社会新质生产力的转化,二程理学已经不再是原始意义上的儒家思想,而是融入了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经过吸收、消化、改良形成的新儒家体系,故称“新儒学”。穿越千年的时间隧道,至今仍然滋润着人类精神,为社会实践贡献着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程诞生在湖北黄孝界河之滨的“程乡坊”,其母候氏孕期,梦见一对金凤飞翔于浩瀚天空,而后又从云端翩翩飞回,栖落于“凤台”梧桐树上,发出激越优扬的鸣声,款款投入自己的怀胞,这便是“双凤投怀”的典故。黄陂的“双凤亭”(郭沫若题字)和孝感闵集的“凤台”(也称程台)取名皆缘于此。

  风云变幻,岁月更迭,比二程晚出生350多年的二程17世后裔——程希哲(字泰乙),遵守父亲程朝俊:“到高祖母张太君所生之地,明道、伊川(二程)修业之乡落籍”的嘱托,从黄冈中和乡经英山来到了孝感洪乐乡泰彰会芦林冲(今大房院子)。当时,天灾兵乱之后,“满目疮痍、人烟绝迹、道泾之野、白骨纵横”。泰乙公为“悯恤收骸、座埋荒骨”,然后就在此处开拓田地,筑屋而居。

  在二程文化的熏陶和祖德的荫护下,程氏后裔九思立德、穷理识仁、勤奋耕读,出现了“一门五大夫、祖孙四进士”,诞生了“七世同堂、百日同饮”和谐家族,被明孝宗皇帝旌表,是孝感的进士及第和当之无愧的“义门”!

  程学颜、程学博伯兄弟是义门堂七世、二程夫子二十四世孙,乃斯门之代表。此文称之为孝感“新二程”,在明史及《湖广通志》均有记载。

  (二)

  程学颜,字近复、号大蒲,明嘉靖举壬子科,湖广孝感义门堂人。性磊砢英多,举壬子科,署泾县教谕,历应天推官、太仆寺丞。程学颜谪承程朱理学,又师从泰州学派,是颜钧的弟子,同梁夫山(后改名何心隐)是同门师兄弟。

  一日见梁夫山,夫山大奇颜,颜亦大奇夫山,遂为生死交。其立言,皆本躬行自得。尝曰:“性命之学,淡而不厌,不厌乃可言淡。淡而不厌亦至浓矣。”又曰:“世之有气力者小忠义,有患义者公气力,有忠义气力者又不学,故天地万物不相关洗,其忠义卒归于空虚,而气力终成于粗猛。”又曰:“视听音动、感怒校乐。当恐会归丁交经,四书之中方为正派。然在自悟、自信。”又曰:“经济必为世用,勿以一节之小损伤其大体”。又曰:“圣人岂数黑寻行之士,而天下之心可以冷淡寂寞化之耶?”其大旨如此,尝置义田赡族、生产所获,贫交昆弟一无所吝。

  程学颜的思想体系,主要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圣愚平等、男女平等、不对君主愚忠,将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改为”存人欲”,主张“以天下万民为事”关切“百姓日常”。

  程学颜赞成王艮的说教,匠心独具地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他具体地形容“僮仆之往来,视听持行,泛应动作,不假安排”就是“道”,此乃“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他还把“百姓”和“圣人”放在等同的地位,说:“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样,“百姓日用”就成了检验是“道”还是“异端”的标准。他还这样说:“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君子”,“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王艮的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其思想体系以人为本的先进性,和王阳明同辙,贵在践行。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程学颜会试落第,因罗汝芳的推荐,从学于颜钧。次年,颜钧以“知兵法”的“异人”身份,受到总督胡宗宪礼聘,与程学颜同往宁波总督府,参与“征剿海寇”的军事活动。他和颜钧既是师徒、又是战友。

  舟山一战,程学颜义勇当先,率众倒溺千百倭寇于海,受到表彰。

  临危不惧、千方百计营救义兄何心隐。何心隐原名梁汝元,江西吉安人,30岁那年取得江西乡试第一名。出人意料的是,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里,他毅然放弃一片光明的仕途,师从儒学大师颜钧,深受其平民化、通俗化儒学理论的影响,从此以讲学作为人生理想。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乌托邦式社会主义思想的学者并赋予实践,成立了“聚私堂”,有点人民公社的意思。是最原始的共产主义。所以邹元标赞曰“彬彬然礼教信义之风,数年之间,几一方三代矣”,可见聚和堂卓有成效。嘉靖中期,嘉靖帝要修仙,需修新道观,为此朝廷加征临时税赋“黄木银两”。何心隐率领聚和堂反对加派,结果他被江西官僚以聚集刁民闹事的罪名判处流放贵州,聚和堂则被强制解散。就这样,中国第一个付诸实践的空想社会主义组织——聚和堂失败了。

  此时,程学颜为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僚。他为了搭救何,不顾自身安危,力举并推荐何担任胡的幕僚。最后,何心隐判决被取消。

  嘉靖三十九年,程学颜、何心隐北上京城参与谋划扳倒奸相严嵩。正是这次进京,何心隐经过程学颜引荐御史耿定向,初识时任国子监司业的张居正。学颜、定向、居正都是湖北老乡。然何心隐性情高傲,并和居正观念不同,受到了朝庭的排斥和打压。

  此时,何仍然四处讲学、有辱张辅,加之小人挑拔,朝庭欲至置于死地,程学颜、耿定向也受到牵连。为救何命,学颜将何托付给自家堂弟、时任重庆知州的程学博,让其隐忍续命、等待时机。公元1577年春,学颜逝,次年朝庭诰授儒林郎。学颜公一生奔波、操劳国事、从尚讲学、一生只取一氏、且膝下无儿无女,过嗣弟学思之子登,其孙良弼、良佐、良干、良模,其后裔兴昌、散居于孝感、汉口和河南多地……

  (三)

  程学博,字近约、号二蒲,湖广孝感义门堂人。生于明嘉靖壬辰三月,卒于明万历庚子腊月。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重庆知府,云南兵道备。程学博小时聪慧。七岁时,家长让他给客人作揖。忽然袖中笔落,客出对云“袖笼三枝笔”,博答:“胸藏万卷书。学成征途凭其清严刚正:才识敏捷,果于担当,诸所兴除。在任工部虞衡司主事期间。督修殿工告成,获朝廷赐白金文绮,自员外郎擢知重庆府。在此期间,他守土尽责,治府有方,平乱有功。又为官清严刚直,多谋善断,战蔡白贯匪,七战皆捷,后任云南兵道备,战东川乌蒙乌撒匪患,谕以利害,威恩并重,敌匪顷刻瓦解……

  在仕中,他牢记兄长大蒲的祝托、千方百计保护堂兄之结义兄弟何心隐,同时在与交集中彼此相互仰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样以兄弟相称。在征讨山贼的过程中,何还多次为二蒲献计且行之有效。奈何性情刚烈、人格高直,不愿不苟鼠辈而活,活要活得光明磊落、死要死得其所。借给好友钱文同吊丧之际、重返江湖,继续讲道……万历元年,何心隐来到孝感讲学、影响甚广。湖广总督带人捉拿归案,学博之弟通报情况并送其出城,乘水路离孝去泰州。

  万历五年(1577年),何心隐回到家乡永丰安葬父母,又遭到通缉,不得不逃亡祁门,在胡时和家住了一年多。万历七年(1579年),何心隐被南安把总朱心学逮捕。由祁门押往南安府,中途经浮梁、饶州、进贤等处,然后到南昌,最后被押往湖广武昌。九月二日,被湖广巡抚王之垣杖死于狱中。

  得其消息,二蒲伤心欲绝,既想组织安排为其收尸,赶写祭文、又迫于朝堂压力,怕殃及同僚和志士,苦痛四年之久,终并遵兄嘱,将尸体运回孝感洪乐乡,同周明所葬于程学颜一穴。孝感县志称此墓为三义冢,后人在墓旁买田筑屋三间,乡人称为“孝感三义祠”。程学博终于在三义合莹之际,发表了《祭梁夫山先生文》这一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散文。

  受此情素冲击和政治牵连,此后、程学博致仕归,屡荐不起。肇建庙、家塾,赡族党田,士论归之。著有《重庆稿》、《问学录》。卒年七十虚岁,葬于广阳乡同本会程四箴万家坡。鉴于博公的贡献和人格的忠义,万历朝授诰太仆寺正卿、中议大夫。后又恩选其谪孙程良孺、任直棣唐县知县、户部主事、授奉政大夫累赠资政大夫,谪曾孙程正癸、号青溪,朝庭工部右侍郎,著名画家、《江山卧游图》的作者、诗人、史学家,被称为“国朝第一人”,恩选谪曾孙程正撰授三品荫生诰授中议大夫。学博在天之灵当悦!

  (四)

  纵观孝感之域,北山南水,鱼米之裕,人杰地灵。其域内程氏义门堂明清两朝就诞生了十六个进士、四十八位举人、二十三个大夫,朝庭一至七品官员五十多人,创造的忠义文化、儒家文化、士大夫文化、渔耕文化在澴川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闪耀着独特的色彩。

  当下,习近平主席考察了孝感重要的文化遗产,作出了相关指示。讲好孝感历史文化故事、擦亮孝感文化名片,必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预期光芒。



(作者参加并主持黄陂二程祠清明公祭大典)


  作者简介:程文刚.湖北作协会员、湖北程氏宗祠文化联谊会秘书长.出版诗集《瓦缝里掉下的诗》。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