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枕水:张家界之旅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1050 发布日期:2022-08-12

  



  儿时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知有武陵人捕鱼为业,怡然自乐。这个七月,与友来武陵源,不为偶遇桃花林,见“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是特访张家界。

  展开中国的山水图,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安徽黄山、长江三峡等都以各自的瑰丽神奇闻名于世。今日跋涉千里来张家界,为的自然是大家口中对它的赞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

  吴冠中先生在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中说:“这里的秀色不让桂林,但峰峦比桂林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张家界山谷间穿行着一条曲曲弯弯的溪流,乱石坎坷,独具赤脚山村姑娘的健壮美!山中多雨意,雾抹青山,层次重重,颇有些黄山风貌。”

  此时,在黄龙洞、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画廊、金鞭溪等奇异的景色中打开视野,一幅幅水墨仙境般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才知:

  世人,诚不我欺!




  黄龙洞

  无愧于“世界溶洞全能冠军”的美誉,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的黄龙洞,俨然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种洞穴景观遍布其中,琳琅满目,无奇不有。

  初入前厅——聚会厅,便有一种清凉扑面、豁然开朗的感觉。6000多平方米的洞内石笋林立、灯火阑珊。相传聚会厅是龙王爷跳舞的地方,而它旁边的峭壁上的一个华丽包厢,相传是龙王爷的小女儿和她的心上人约会的地方。看它们情意缠绵的样子,我们不便打扰,便静静穿过“双门迎宾”,经由龙王爷的兵器“金戈”“银枪”,到达著名景点“响水河”。

  响水河是黄龙洞第二层中的一条阴河,全长2800米,但我们乘船游览的只是其中800米的一段。生平第一次在溶洞的暗河中荡漾,着实感觉别有意趣。荡舟在响水河中,身体忽仰忽倾,光线若明若暗,看着沿途的“龙王金盔”、“海贝浮空”、“海螺吹天”、“天仙桥”等洞中奇观,恍若进入一种神秘而奇妙的仙境。

  下船后拾阶而上,跨过天仙桥,我们便来到黄龙洞第三层——天柱街。天柱街像是天上的街市,呈现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西街“花果山”的石柱石花重重叠叠、目不暇接,东街“天堂宫”的洞顶洞形新奇别致、高大幽深。此时最吸引我的是两根相向生长的石钟乳、石笋,它们像一对情侣差一点就要吻上了,可是上面的石钟乳已经不再滴水了,不可能再生长。尽管下面的石笋望眼欲穿,但是似乎今生不可能再相逢了。于是,大家把这个爱情景观叫作“恨难逢”。带着遗恨继续前行,两根快要连成一体的钟乳石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我惊喜地发现这对钟乳石都在滴水,似乎相见有望,我不由地欣喜起来。随后却被告知,这是“盼相逢”,虽说有望相见,但是以目前它们生长的速度看,相逢至少还要800年。我不由地又失落叹息起来。最后,我终于在一个斜坡上发现了许多石柱,粗细不一。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已经幸福地连接在一起的两根钟乳石——“喜相逢”。

  其实,“恨难逢”也好,“盼相逢”也好,“喜相逢”也罢,它们以不同的恋爱状态演绎了黄龙洞钟乳石、石笋的不同风貌和美感,以不同的风景力量给了我们惊喜、思考和启迪。

  跟着人流继续前进,我们最后来到黄龙洞的最高层第四层“龙宫大厅”。在龙宫里,两千余根石笋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最惹我注目的是前方崩塌的斜坡上一根高而细的石笋——“定海神针”。它的顶部还有滴水,形状十分奇特,两端粗,中间细。有19.2米高,最细处的直径却只有10厘米长。听说黄龙洞景区1998年在保险公司为其买下一个亿的保险,创下了世界为资源性资产买保险之先河。

  再往四周望去,众多石柱石笋似人似物,维妙维肖。几十座珊瑚亭亭玉立,花姿招展,美不胜收,让人振奋,又让人陶醉。

  此刻,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武陵源的黄龙洞被称为“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了。




  袁家界

  乘“百龙天梯”,瞬间就登临上袁家界景区。此刻,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晕染的画图里,奇峰林立,拔地而起,几缕云霭袅袅飘拂,萦绕其间。

  沿着石阶前行,只见一块厚约五米的天然巨石,横空架于两峰之间,形成了一座神奇的天然石桥——“天下第一桥”。桥下万丈深渊、苍松劲柏,四周悬崖绝壁、云翻雾滚。看到如此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心悸之余,又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听闻,“天下第一桥”所跨的两座大山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只因中间部分的石质较为脆弱,由于日晒、风化、雨刷、崩塌等作用的影响,才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旷世奇观。

  过了“天下第一桥”,移步换景,我们来到了“乾坤柱”观赏区。凭栏往下看,只见一根柱子拔地而起,孤绝峭壁。柱顶植被葱茏,峰体瘦削,仿若利刃般由下而上,窜透出一股顶天立地之势。导游介绍说,“乾坤柱”便是电影《阿凡达》里美央美仑的“哈利路亚山”的原型。导游的介绍瞬间呼唤起了我心底对公主和杰克那段感人至深的爱情的回忆。不畏山高路远,不畏万千阻隔,“哈利路亚山”——乾坤柱,或许就是相爱的人最好的见证了。

  继续前行就到了“迷魂台”观景台。迷魂台是由一块紧连着一级石阶悬空横伸出的石板。站在它上面远眺,成团成簇的岩峰若隐若现,岩尖又在微风中展现出“江上数奇峰”的瑰丽图画。置身平台左右环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一座座岩峰石柱如桌、如椅、如楼、如阁,其形态奇异、妙不可言。或许,正是这种隐隐约约、欲说还休般的秀绝的美,才让人情迷意乱、失魂落魄吧?

  在袁家界中坪与下坪的交接处,还有一处藏而不露的景观——后花园。我们在崖间翠竹丛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眼前的一面石壁挡住。正疑无路可去,却见在绝壁拐弯处,白石园内有一满月状的洞门。我们穿门而过,眼前突然有数十座奇峰参差耸立于墨绿深涧之中。一座座山峰各不相连,仿佛独自“悬浮”在空中,神奇而壮观。顿时,我们才懂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所指。

  从袁家界下来,回头一望,方才的山峰云石已不见踪影。之前的种种,恍若一梦。




  天子山

  此时,站在天子山上四望,才知道天子山并不是指一座山,而是一片山。它们有的连在一起,有的独立成峰。各种各样的山峰,又都有一个共同点:峰顶是绿树成荫,峰壁是瀑布似的峭壁。

  由于山高地险,透视线长,画面宽阔,景观层次多,导游特意带领我们从东、西、南三面分别观赏天子山的雄伟壮阔、奇特迷人。

  群山之中,山抱着峰,峰绕着山,一片片郁郁苍苍的树木和一座座巍然耸立,又有几丛高耸、清瘦的巨石,身披缕缕葱绿,于仙气袅袅的云雾中春笋般探出。那没被绿色遮挡的部分躯体,就像是一幅巨大、天然的屏风。作为从小见惯了婉约、含蓄的金陵山水的我,怎能不被眼前这不拘不束、张扬高昂的山势所吸引呢?

  也许是山路走得累了,随行的几位游客开始抱怨:“走这么远的路,看来看去都是几块石头。”我不禁一笑。自古文人看山,三分看形状,七分靠想象!天子山的山,每一座都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师雕刻出来,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任由我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来欣赏其中的神奇与奥秘。

  眼前石峰林立,沟壑纵横,难道不像一柄柄刀枪剑戟攒刺青天么?难道没有千军万马奔踏而来的感觉么?你看,这位仙女低头俯视,正深情地把朵朵鲜花撒向人间,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女散花”么?“天女散花”的右边,“御笔峰”巍然屹立,远处诸峰朝拜,俯首称臣,不是俨然一副王者的气概么?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山石,长方形的石座上中间有几块方形的石块凸起,远看着,像一辆坦克,又像一块元宝。在它的后面,两座高高的石峰像两个驼峰高耸,左边细矮的石峰又像是微微仰起的驼颈,远远看去,俨然就是一只卧着的骆驼呀!况且,一山有多面,十步不同天,岂不闻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座山峰,看到的景象自然也是不同的。

  这里的每一座峰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千奇百怪,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有时候山围着雾,雾绕着山,让我们仿佛置身仙境。难怪有人评价说:“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




  十里画廊

  走在长长的小道上,听身旁的小河水潺潺流过,此时的我们已经在武陵源的另一个风景区——十里画廊。

  所谓的“十里画廊”,是一个五公里多长的峡谷,峡谷两侧造型奇特的峰峦岩石,构成了一幅幅水墨丹青似的天然画卷,因此人们便把这里叫做“十里画廊”。

  和朋友一起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林荫小道,远处茂密苍翠的松林和着变幻万千的峰林景观迎面而来,让我们目不暇接。最先看到的峡谷入口处的一座石峰——“寿星迎宾”,只见他浓眉大眼,长鼻美须,挺着身子,头上还有稀稀疏疏一些绿树做的头发,好像正在欢迎前来的游客呢!向前走不远,便看到了“采药老人”,见他背着一个大背篓,正在佝偻而行,可能刚采回来一背篓珍贵的药材,正一步一步往回赶。仔细一看,“采药老人”后面还有几座小石峰,像是跟随他的几位小徒弟。继续往前走,又看到了“仙女拜观音”,右侧一座盘腿而坐、神态慈祥的石峰像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前面众多的石峰,像是一个个仙女在虔诚地跪拜。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了“三姐妹峰”,并排耸立的三座山峰叫酷似三姐妹。左边的是大姐,一头秀发,背着孩子准备回娘家;中间的是二姐,怀里抱着孩子期待着丈夫的平安归来;后面的是小妹,身姿绰约,似乎仍待嫁闺中。

  此时,我不禁叹道:十里画廊真是名副其实,在长达十余多里的山谷两侧,那些峰峦岩石,造型奇特、惟妙惟肖,若人、如神、似仙,处处是美景,处处是画廊。

  一路走来,我们还看到了“食指峰”、“夫妻抱子”、“黄昏恋”、“海螺峰”等石峰美景。据说山上有200来尊酷似人物鸟兽的石景造型,其实这些景观,不同的人观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全凭自己的想象,你能想象出什么它便就是什么。

  十里画廊,画不完的风景,赏不尽的风情!“要识画廊真面目,除却化身一峰丛。”




  金鞭溪

  最后,我们来到了“世界最美的峡谷之一”的金鞭溪。

  金鞭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00米,穿行于绝壁奇峰之间。溪两边千峰耸立,直插云天;溪谷植被遮天蔽日,绿影摇曳;溪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紫石映入潭底,小鱼游弋其中,美不胜收。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

  举目望去,一泓碧水,几许微风,满眼绿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约12万个,因此被称为“天然氧吧”。行走其间,顿觉峡谷幽静,空气清新。

  两岸奇峰一座挨着一座,千姿百态:“母子峰”、“猪八戒背媳妇”、“醉罗汉……每一座山峰,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金鞭岩,它整块岩石为石英砂构成,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熠熠金光,金鞭岩旁边的山峰状若护雏的老鹰,威风凛凛,好像日夜守护着“金鞭”。

  再往前走,看到了树梢上来回跳跃的小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然让金鞭溪成了猴子们的乐园。对于过往的行人,小猴们毫不畏惧,反而是它们萌萌的表情,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不远处,一座山峰,底部连成一体,顶部却被分成两半,好像真被锋利的斧头劈过一样。巧的是,旁边的一座小山峰,正像是一把巨大的斧头。导游告诉我们,此景为“劈山救母”。传说是沉香救母时,以为这是华山,便用斧子用力劈开。劈了一半时,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华山,于是就剩下了这个烂尾工程,遂成了景观,自然也是趣闻。

  看过“花果山”、“千里相会”、“文星岩”,我们不知不觉来到“水绕四门”。金鞭溪与索溪、鸳鸯溪、龙尾溪四条溪流在此盘绕汇流。置身其中,但见“水在山间流,人似水中游”。

  十五里的金鞭溪,蜿蜒铺展于千山万壑之间。人沿清溪行,胜似画中游。难怪大家说:“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




  这个七月,张家界之旅带给我一份清凉,一份恬静。高山之中,或许没有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旷世情怀,但确实有登高看远,闲看云山、笑对林溪的满足。只可惜步履匆匆,无法去一一游览的其他绝美佳景,我难免落地一声叹息。朋友劝慰道:“不必遗憾,大千世界美景无数,总有一些地方是欣赏不到的。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是啊!,令人叹为观止的张家界,经过历史进程的千年沧桑和厚重的积淀,不断涌现出一个个更新的传奇。且待后来人,再用身心去一一体验、一一解读她的美丽和神奇!

  作者简介:枕水,90后。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已出版散文集《枕墨.若水》、诗集《春於》。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