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孝感市作家协会2021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2876 发布日期:2022-02-01
孝感市作家协会2021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开创作协工作新局面  促进文学事业新发展

——孝感市作家协会2021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孝感市第六届作家协会自2020年10月换届以来,在省作协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以创新发展为引擎,以文学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创作为核心,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开展“三进联合”,落实“四次例会”,建好“五个平台”,创建“六个基地”,全力开创作协工作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孝感文学事业新发展。现将主要工作综述如下:



  一、加强规范管理,创建品牌协会
  新一届孝感作协在成立之初,经主席团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争创5A社团组织,打造品牌协会的工作目标:一是在全市文艺协会树品牌,二是在全省市州作家协会创品牌,以此进一步提升孝感作协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2021年,市作协一方面对照《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工作分工规范、议事制度规范、工作例会规范、学习制度规范、办文办会规范、报告制度规范、费用开支规范、档案管理规范等管理制度,全面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思路,不等不靠,主动走出去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解决了作协办公场所、会议场所、相关办公设施等基本办公条件;同时,采取开门办协会的思路,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文企、文旅、文校融合,为开创作协工作新局面、打造品牌协会创造条件。

  

      二、抓牢两个重点,突出服务职能
  一是以抓好作协主席团班子建设为重点,通过实行“三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增强主席团成员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通过建立主席团工作交流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等举措,让主席团每位成员积极参与协会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二是以服务创作队伍为重点,突出作协服务职能;通过开展深入基层作协调研发现人才、推荐作品、增强互动、促进提高;通过举办作品研讨、采风笔会和文学大赛等活动,为会员提供创作平台和环境。市作协先后到孝南、汉川、云梦等作协开展调研,了解基层作协的基本情况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有针对性地现场提出意见建议,帮助解决能落实的问题,尽力把作协建成会员之家、作家之家,让大家感到组织的关心和家的温暖。



  三、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三进联合
  积极开展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三进”联合活动,通过创新三个融合,广泛争取社会资源,推动孝感文学发展。市作协先后与湖北生龙清米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孝感作家进企业采风暨‘澴酒杯’文学作品征文大赛”,与湖北宏阳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孝感作家进企业采风及《楚商·孝感篇》赠书仪式”,在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郑夏村举行了“助力乡村振兴文学采风暨创作基地授牌”活动,走进孝感朱湖湿地生态园区开展文学采风活动,还赴中国童装之都湖州织里走访湖州市武汉商会并开展赠书座谈活动。



  四、落实例会制度,强化理论学习
  坚持季度例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决定作协相关重大事项,并在交流总结上季度工作的基础上安排部署下季度工作;同时注重把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例会的重要内容,以此提高作协管理团队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引导文学创作导向。每次例会都力求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有实效。2021年1月10日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4月25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7月17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今年1月3日学习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和孝感市委书记吴海涛在孝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及市文联工作报告。



  五、搭建文学平台,拓展发表园地
  市作协把搭建文学作品发表平台作为推动文学创作的重要举措,通过认真办好五个文学园地,对激励文学创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办好“孝感文学”公众号,推出会员作品100余篇;二是协办《孝感晚报》“槐荫文苑”副刊,推发会员作品500余篇;三是积极与《孝感日报》“天仙”副刊合作互动,积极推荐刊发会员优秀作品;四是主席团成员利用主持《槐荫文学》杂志栏目的便利,不断发现推荐本地作者的优秀作品;五是创办“楚风网”(孝感作家网),开设18个相关专栏,努力打造本土作者发表作品的主阵地和推动孝感文学发展的主平台,目前网站已经开始试运行。




  六、创建文学基地,丰富活动载体
  市作协鉴于开展活动资金费用上的困难,始终把广泛争取社会资源创建文学基地作为丰富文学活动载体、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单位负责人有情怀、开展活动有支持、创作活动有场所、采风笔会有环境等基本条件,先后在孝感境内建立了6个文学创作基地——孝感华农梦酒业文学创作基地、应城爱漫文旅小镇文学创作基地、孝感天紫小镇文学创作基地、汉川黄龙湖文学创作基地、朱湖湿地公园文学创作基地、应城东马坊郑夏村文学创作基地,基地的成功创建为作协开展各类文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开展研讨笔会,提高创作水平
  市作协把开展作品研讨和创作笔会作为激励作者、提高作品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了推动各文体门类齐头并进发展,市作协先后举办了报告文学讲座笔会、散文创作笔会、小说研讨创作笔会、诗歌创作笔会等。3月28日市作家协会与省报告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了“报告文学创作讲座暨创作笔会”,邀请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汉清(寒青)做了题为《报告文学创作》的精彩授课。7月30日举办了李俊勇长篇小说《富水河畔》首发式,省市专家、作家30余人参加。9月25日举办了散文创作笔会暨汪梦芬散文集《以梦为马趁芳华》首发式,来自全市的20多位散文骨干作家参加活动。11月27日举办了张正义诗集《轨迹》首发式暨诗歌笔会,本市知名诗人近30人参加活动。11月21日,举办了李伯华长篇小说《山若有情》研讨会暨小说笔会。同时,还在天紫小镇、朱湖湿地园区、黄龙湖等文学创作基地开展了多场文学采风笔会。


 

     八、配合中心工作,彰显作协担当
  市作协始终根据文学服务全市文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创作,讲好孝感故事。先后组织12位作家积极参与传记文学《楚商·孝感篇》(方东明主编)的采编,组织近30位作家积极参与《孝感红色故事》(朱道能主编)的采编、组织20余位作家积极参与《孝感抗疫故事》的编写,以文学的形式讲述孝感抗疫故事、红色革命故事和企业家创业故事。方东明的红色题材作品入选微型小说选刊社主编的《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周芳、易格滋、王瑛、曾晓吾、喻苏的扶贫作品入选省作协主编的报告文学集《收官决战》,周芳的抗疫题材散文《夜莺在歌唱》在《天涯》杂志发表,万雁的红色题材散文《战火中的天使》、彭艳的扶贫题材散文《启程》在《长江丛刊》杂志发表。





  九、积极开展宣传,提升协会形象
  市作协十分注重宣传工作,一方面通过对作协工作的宣传报道提升协会形象和影响力,为打造品牌协会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宣传推介本土名家名作,以文学的繁荣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每次开展的文学活动做到主流报刊有文、相关网络媒体有声有影。2021年度在孝感电视台、《孝感日报》《孝感晚报》等地方主流媒体发表作协新闻数十篇次;在网易新闻、湖北作家网、孝感文学公众号、楚风网等网络媒体发表稿件百余篇次;其中在《湖北作家网》发表信息稿件名列全省前茅,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朱道能积极撰稿投稿,被省作协评为2021年度优秀信息联络员。



  十、营造文学氛围,创作成果丰硕
  市作协通过一系列举措营造创作氛围,激励广大作者潜心笔耕,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麦浪闻莺、张丽、周耘芳、张海棠、龚润芝、张扬、易格滋等骨干作家的小小说作品在《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故事会》《小说月刊》《天池》《金山》等名刊频频亮相;喻长亮的中篇小说《闹狗》、短篇小说《告别》先后刊发于《四川文学》《长江文艺》杂志,张丽的短篇小说《将军的抉择》《无期》刊发于《长江丛刊》。周耘芳、徐晟、甘武进、潘兵华、曾海波、刘仁杰等作者的散文随笔在各级报刊发表数百篇。范小雅、李汉超、蒋红平、燕七、汤秀英、贾传安、杨修华、陈世峰、枕水、李巧莉、李秀梅、寒浪、刘为红等诗人的作品多见诸《诗刊》《长江文艺》《诗歌月刊》《诗潮》《星星》《鸭绿江》《散文诗世界》《芳草》等报刊;同时有20余位作者作品在各级征文大赛中获奖。本年度还有近20部文学作品集出版发行,其中长篇小说有李俊勇的《富水河畔》、李伯华的《山若有情》等,散文集有余行玉的《诗童·童年》、黎修彦的《秋问》、燕七的《萤火人》、汪梦芬的《以梦为马趁芳华》、马虹的《时光彼岸》等;诗歌集有张正义的《轨迹》、吴炬的《月亮浮在咖啡上》等。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各创作门类发展还不平衡、叫得响的高质量精品佳作还不多、文学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少数基层县市作协组织不健全或运行不规范等等;在新的一年里,市作协对照差距补短板,认真制定新年工作计划,继续以打造品牌协会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服务创作为己任,推动作协工作更上层楼,为孝感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2022年工作计划

  上线《楚风网》(孝感作家网),刊登会员作品,发布作协工作动态,增强本土作品推介力和作协工作影响力。
  ★主办文学名刊编辑改稿笔会,加强本土作者与名刊大刊的交流互动,推介本土作者和作品,发现和推荐精品力作。
  ★召开全市网络文学作者座谈会,加强网络文学作者的服务与管理,推动孝感网络文学发展。
  ★继续开展深入基层作协的工作调研,交流指导作协工作,加强两级作协联动,为基层作协鼓干劲、送温暖。
  继续开展创建文学创作基地,力争覆盖每个县市区,为两级作协开展文学联动搭建平台。
  继续开展文学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的“三进”活动,推动文企、文旅、文校融合,互利共赢促发展。
  ★继续开展作品研讨活动,激励扶持作者,提高作品质量,打造精品力作。
  ★做好服务全市文化、经济发展的主题创作,通过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讲好孝感故事,贡献文学力量。
  ★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开展5A协会创建,奋力实现打造品牌协会的工作目标。
  开展异地作协工作和文学创作交流,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推动好作协工作和文学创作再上新台阶。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