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微型小说鉴赏:同学(邓洪卫)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1112 发布日期:2022-12-06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儿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我想做一名宰相,治理一个国家。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宰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宰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一时改不了口。曹操笑笑说,那你还叫我阿瞒吧。

  多年以后,曹操果然做了宰相。许攸呢?在曹操手下做一个谋士。跟小时候一样,许攸还是称曹操为阿瞒。不光私下里这么叫,在许多公共场合下也这么叫。有一次,曹操为一件棘手的事情闹得焦头烂额,在相府开一个高级政治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曹操手下的重要官员,气氛十分严肃。这时,许攸走到曹操跟前,拍着曹操的胳膊说,阿瞒,你怎么这么笨呢,简直是一头猪,你只需如此这般去做,准能解决问题。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很多人都面露不平之色。而曹操却哈哈大笑,没有丝毫不高兴。

  谋士程昱来见曹操。程昱说,我听说,一个人的小名,只有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才能使用,而这小名应该由他的父母长辈来称呼。许攸不过是您的一个同学,却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叫您的小名,无异于羞辱丞相。您为什么不怪罪于他呢?

  曹操说,许攸不仅仅是我的同窗好友,而且是我的救命恩人。小时候,我特别顽皮。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去摘桑葚吃,一不小心,跌到树下的污水塘里,是许攸把我从塘里拉出来,救了我一条命。许攸对我有救命之恩,怎么能因为他叫我小名,就治罪于他呢?

  程昱说,自三皇五帝,礼仪一直传到今天。您作为一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许攸虽然跟您交谊深厚,但他依然只是您的一个下属而已,下属理所当然应该尊重上级,而不能因为救过您的命就可以随意冒犯您的威严。请丞相尽快制止他这种行为。

  曹操说,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有它不同的特点。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习惯。许攸叫我的小名,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习惯而已,这丝毫不影响他给我带来有益的一面。我记得当年我与袁绍战于官渡,两军相持不下,当时,我的粮草只够维持三天,是许攸从袁绍那边来投奔我,给我出谋划策,才使我一鼓作气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如果当初没有许攸,我早已被袁绍所灭,就不会有我今天宰相的职位,更谈不上宰相的尊严。与许攸的功劳相比,他叫我的小名是多么不足一论呀!

  程昱不再说什么,只好退出去。许褚、张辽等一些武将也多次来找曹操,都被曹操一一劝退。

  这一年,许都大旱,粮食歉收。曹操问许攸该怎么办。许攸说,一方面,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另一方面,达官显贵的家里却用成堆的粮食酿酒,造成许多粮食浪费。当务之急,是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曹操立刻传令,全城从即日起禁酒,违法背令者斩。曹操还让许褚、张辽等武将领兵昼夜巡城,如遇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悄悄把许攸请进相府,说,别人不准饮酒,老同学例外,今日咱俩好好叙叙旧,一醉方休。

  许攸点头,好,好,阿瞒,你想得真周到呀。

  许攸摇摇晃晃离开相府,已是深夜。天空中一轮明月虚悬,许都城的街道清清白白。微风拂面,许攸伸伸胳膊,许攸关关节节都舒坦。

  忽地,马蹄声疾。大将许褚奉丞相之命巡夜。

  许褚令军校,将饮酒之人拿下。

  许攸说,我跟阿瞒饮酒,何罪之有?

  许褚手中长枪一抖,许攸像秋天的树叶,飘落在地上。

  许攸的葬礼在一天清晨举行。全城的百姓都聚拢来争看这位丞相的老同学、绝顶聪明的许攸先生。响器班在哀伤地吹打,城中最好的歌手在动情地唱着挽歌。曹丞相哭得最悲伤,几欲昏绝过去。旁边的侍从看他的嘴在不停嚅动着,终于听清他一遍遍念叨的是:今后谁还叫我阿瞒呀!

  曹操被侍从强行拉出灵堂,文武也跟了出来。

  最后走的是行军主簿杨修。

  杨修拍了拍许攸的棺木,叹道,你是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愚蠢的人。

  杨修还说,丞相的话,你怎么能当真呢?

  杨修说着,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走了出来。

  【鉴赏】囿于字数的限制,小小说能否写得内涵丰厚和境界高远呢?作为写作者,都想用极其经济的文字,来传导出无限的艺术感染力,于尺幅之内承载丰厚的题旨。
  《同学》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三国时代”鲜活的面容,以细腻的笔触,探寻着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浮沉的英雄豪侠、文人骚客的传奇逸事。究竟有多少偶然和必然的内在因素,主宰着他们的人生流程?作者在众多的蛛丝马迹里,终于找到了“性格即命运”的因果关系。通过对他们的潜意识和支配言行方式的细枝末节的描绘,都若隐若现地透露出一生如影相随的某种宿命端倪。曹操和许攸的故事在罗贯中笔下并非浓墨重彩,人物跨越的空间奇大,想演绎好这个故事必须具备非凡的想象力。邓洪卫写曹操与许攸的关系,有意跳过《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许攸问粮”的片断,单从“直呼阿瞒”这等小事入手,一呼一应间,两个幼时亲密无间的同学,顷刻间上升为丞相与文吏的尊卑有别,又剥洋葱似的一层层揭示出人性深处的水火不容的人生态度。曹操在表面的大度下隐藏着虚伪和阴险,许攸逞口舌之辩、在满足虚荣时无端种下祸根,结局已清晰地呈现出来。精彩的叙述更在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捎带着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杨修登场了:杨修拍了拍许攸的棺木,叹道,你是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愚蠢的人。真是一个活脱脱的许攸第二。这种貌似漫不经心却灵蛇出洞的结尾,在邓洪卫的其他小小说篇目中,被多次使用且常用常新,我称其为“招牌式”的表现技法。一种不绝如缕的弦外之音,使小说弥漫出来的言外之意愈多,浸润给读者的味道则愈醇厚绵长。
  从小小说写作要求的精致层面来讲,邓洪卫能在短小的篇幅内,把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和智慧含量从容地凸现出来,尤其在结构上能做到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几达娴熟圆融的境地。
(杨晓敏)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孝感网站建设▪创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