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家乡大悟县城大街小巷上,亲近脚下这片英雄的土地,记忆的列车缓缓驶来,如同一曲悠长、动人音乐在耳边响起,让人感到幸福,享受着甜美。 记得儿时上学,来回要走上几十公里蜿蜒的山路,路过乡村三三两两的村落,随处可见的是低矮破旧,还有祖辈们留下的青砖瓦房。村头老槐树下,时常能看到人们三五成群,摇着手中的蒲扇,聚在一起,道家长里短,一片欢声笑语。热情朴实的主人家里,响起锅盆碗盏交响曲,猪肉,牛羊肉,米酒香味从客厅传出来,烟囱上方不时冒起缕缕青烟,直冲云霄;路边嬉闹的孩童,膝盖处打着的补丁,有些参差不齐,天真的笑脸,肆意释放着心中的快乐。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承载着美好生活,奋斗梦想,在幸福的轨道上奋力前行。眼下的山城大悟处处有美景,事事皆故事,柏油路面平整光洁,宽广车水马龙,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座座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经济社会的发展,记录着家乡巨变,时代变迁。见到这景色,心中时常在想,若要择一处静谧,享一份安然,那就不妨到绿意、生机的美丽乡村去行走。 记得在一个盛夏的傍晚,漫步在一条村庄的小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缤纷的花儿迎风招展。金黄的稻谷低头不语,依山而建的民居,纵横交错的田园,相映成趣,人们的笑容更甜了,美好乡村正张开双臂,拥抱新的辉煌。

山水林城,绿美大悟。放眼望去,灵秀大悟山峦青翠,宛如镶嵌在绿宝石中,水韵悠悠,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节假日,携上家人,约着三五好友,放慢脚步,到刘集铁寨,夏店装八寨,三里十八潭、落雁湖、清风寺,宣化九女潭,黄站三天门,高店竹林湖,彭店仙居湖,丰店仙舞湖,芳畈龙潭湖,驻足双桥花山,相约田园金岭,傍晚时分,看夕阳垂挂天边,醉染一河碧水,轻轻咏叹这座小城的魅力。

大悟醉美是绿色,生态宜居,祥和宁静而幽美。万花争春,清荷护夏,红叶染秋,腊梅暖冬,四时美景不同,甚是让人欣喜。然而,一座城必定有其独特的记忆和故事,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十大将军县之一,大悟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骨子里最浓郁的却是红色,每一抔泥土下,每一寸山河间,都浸染过烈士的鲜血。 在二十八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先后16万余人参加革命,7万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赴危难,大革命时期,星星之火燎燃大悟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烈火熊熊燃烧;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大悟山的新四军第五师,犹如一把利剑插在敌人的心脏地带;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一声枪响开新宇,人民解放的步伐势不可挡,铸就新中国的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大悟人民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铸就一个大写的大悟。

内心里红色火种,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今天我收获很多,回去后一定好好学习这段历史……”“小姑娘,红色基因还要靠你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呀!”告别学生时代,慢慢成熟长大的我,回到家乡这片热土,有幸成为文化阵地前沿、宣讲红色党史的一员。在这条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路上,我不仅受到理论熏陶,红色基因的滋养,而且被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旧电报,一件件红色文武所吸引。讲好红色故事,能够引起游人的驻足思索,能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给当下注入一种前进的力量,就是我的幸福与骄傲。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看到往昔,折射今朝。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悟人,身上流淌的是红色血脉,与生俱来携带的就有红色基因。走在宣化店镇的中原军区旧址群,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扑面而来,这里的旧址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外观朴实典雅,砖木结构,系较为古老的民间建筑艺术特色,门窗上的套格雕花手法细腻,技艺精致。虽然历经沧桑巨变,但风貌依旧,古韵犹存,还有铁店村的八字沟古民居,芳畈镇的白果树湾村,阳平镇的蒋家楼子,丰店镇的九房沟,三里镇的土城遗址,徐海东、刘华清、程世才等将军故居,每一处遗址旧迹,都能透过岁月的触摸,追寻到革命先辈的初心,让人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情感。

弘扬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如今,远去了刀光剑影,耳畔不再鼓角争鸣,但血染的红色,一直都是至浓的底色,让信仰熠熠生辉,让我们的血脉里永远奔腾着骄傲自信的大悟红;韵味的古色,流露出大悟人民的淳朴和智慧,让民俗风情更有温度;美丽的绿色,是最动人的色彩,摹画着大悟的未来。 一砖一瓦都是文化,一草一木皆有故事。传承红色、留住绿色、保护古色,老区人民将沿着发展之路,理想之路,向美好幸福明天迈进。

作者简介:辜小娟,大悟县宣化会馆红色讲解员,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发表于省市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