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孝感采风,没想到孝感的朋友们对澴河有那么深的感情,一路上,不仅向我们反复介绍澴河,而且最后一站,参观的也是澴河。记得早上见方主席,他在安排行程,说到澴河时,我怎么听,“澴”字都像是“黄”字,真把我搞懵了,黄河什么时候流到孝感了?后来,我才搞清楚是澴河,而不是黄河。而方主席的应城话,这两字还真是同一个音。 那天,我们一行到澴河时,已是傍晚,初夏的阳光收敛了它的野性,温柔得多。站在双拱桥上,看远方的太阳,像一张红色的笑脸,圆润润的,万丈光芒照在澴河上,顿时像一块闪闪发光的金锭,消融在澴河的绿波里,把清澈的澴河水染上了一道道红晕。“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真是道尽了眼前澴河的风景。

党校的苏教授是地理历史专家,站在桥上,迎着夕阳,给我们讲着澴河的前世今生。《明史卷四十四志第十二中:地理五,湖广浙江中》记载:应山,西有鸡头山,澴水出焉。西南有涢水,东有白泉河,与澴水合,入孝感县界。澴河进入孝感城后,途经四个城门,有“金西门,银南门,迎官接府大东门,挑水卖菜小东门,黑漆棺材出学门,杀牛剐羊是北门”之说。澴河便成了孝感人的母亲河。古“澴川八景”的“西湖酒馆”“槐荫琴堂”“泮沼荷香”“文昌阁”就分布在澴河沿岸。其中,“文昌阁”最负盛名,与黄鹤楼遥相呼应,有“南楼北阁”之誉。澴河还曾是黄金水道,舟楫可直通汉口,沿岸有四大码头,终年人声鼎沸。孝感县志记载:“沿岸帆樯如林,入夜桅灯似星。”可见当年码头的繁盛。 苏教授说,澴河与府河原来各分其流,澴河入长江,府河进汈汊湖。1959年,实施府澴改道工程,将府河撇出汈汊湖,改入长江,澴河改入府河。自此,府河、澴河同流。原来城区以下的澴河就成了老澴河。她在城南)西起府(澴)河东大堤,东至三军台汇入槐荫河,全长8.6公里。她绕城而过,和很多中国河流,尤其是小县城里的河流的境况相似,“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在上个世纪末,由于城区人口迅猛增;县办街办的工业企业扎堆两岸,有化肥厂、造纸厂等近百家之多;加上城市污水管网不配套,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和建筑垃圾随便倾倒,老澴河便成了一潭死水,一河污水,水跟酱油一样,蚊虫苍蝇纷飞,红虫漂水一层,常年处于劣五类水质。行走到此的人,只得掩鼻而行,还被呛得眼泪直流;住在离此地一两百米的人家,窗户经年不敢开。居民怨声载道,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年年提案,年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年年都是地方两会的热门话题。为回应群众期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从2009年开始,治理老澴河几乎年年都有动作,但年复一年,治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越治理,越严重。原因何在?盖因头痛医头,就水治水。治标不治本,边治理,边污染也。所以,老澴河治理,非整体治理不可,涉及水体的修复,棚户区改造,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这所需资金巨大,政府有些捉襟见肘。

2017年11月,政府痛下决心,启动城区老澴河整体改造。这次政府真是壮士断腕,下了血本。目标是:将老澴河两岸4.6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整治范围,按照“生态性、公共性、混合性、延续性、可达性、亲水性”的原则,两岸各控制15米至100米的沿河绿地,建设44公里的市政道路,9公里的综合管廊,1000多个停车位,完善城市功能;改造后的老澴河将拥有76公里的滨水绿带,17公里绿道,10个社区公园,15个街头公园,提升城市品位;老澴河片区将建成民宿屋,手工艺品商业街,孝文化主题厅,名人纪念堂,麻糖工艺博物馆等。 尽管老澴河的改造是民心所向的民生工程,但拆迁体量过大,需征迁7000多户,4万多人,125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搬迁。而且,老澴河是城乡结合部,民房居多。一契多户,家庭析产难;乱搭乱建,分类处置难;时间长跨度大,证据认定难。可谓难度不小。政府及时出台“9号文件”,统一全市征迁标准,“一把尺子”量所有人;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涉及公职人员、小于50平方米、群众投诉的征迁事项,必查必核。由于措施得力,处置公正,一年时间不到,老澴河大征迁提前完成。

征迁完成后,先截污。老澴河沿岸上百个排污口被直接封堵;北岸沿线截污干管14个溢流口实施改造,95个污水检查并井完成全面清疏;老城区25.8平方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同步启动。高压水枪过后,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厚厚的,黑黑的淤泥,各种垃圾触目惊心。历时8个月,长达9.8公里的清淤工程结束,老澴河里清出的淤泥平均深度超过2米,最深处达5米,足足有68万立方米,相当于在400米跑道的足球场盖起30层楼高。而生态修复是重中之重。老澴河两岸全部采取“雷诺护垫+宾格石笼”护坡,护坡下的水可以与土壤里的水自然对流;建设4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至湿地集水池,经过沉淀净化后作为生态补水回流河中;建设雨水花园,减少地面雨径流量,增加流域雨水调蓄量。一系列操作后,老澴河的水体慢慢循环起来,自然净化功能得以修复。 2020年12月,西湖桥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投资150多亿元的老澴河生态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原计划3年的工期,提前一年完成。苏教授说,老澴河治理是个奇迹,没有告状的,没有钉子户,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赞叹的......一连说了七八个没有。作为孝感人的那种自豪和骄傲溢于言表。

我们一行在桥头的“老澴河公园”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合影留念;然后,眺望远处的亲水平台,碧绿的河水,泛着微波,清澈见底,真想一猛子扎下去游个畅快;河两岸,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树木葱茏;一栋栋高低错落的楼房,窗户上五颜六色的窗帘像招展的热情,展示着人们宜居的舒心。一群女工正在花坛里拨着杂草。我问,这是什么花呀?她们说,是幸福花。我以为是她们开玩笑,苏教授说,就是幸福花。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应该是幸福的。我们走在岸边红蓝相间的绿道上,左边是平展的河水,波澜不惊,还不大的树木,齐刷刷地站在河边,右边的护坡上,草色青青,再上面是刷黑的蜿蜒的绿道,微风吹拂,空气中都带着甜味。人们在这景色怡人的澴河两岸,或徜徉,或露营,心情也是甜津津的。

苏教授边走边和我们聊,说,这是文昌阁的位置,那是老城隍潭码头。还讲了一个澴河改造时的故事。说的是一群工人正在施工,一老汉对他们说:你们过细点挖,路下面就是老码头。人们难以置信。老汉拍胸脯说,三锄下去,挖不出码头,工钱算我的。果然,老码头就在路面。惊动了文物部门,经考证,这是我省第一座经过正式考古发掘出的码头遗址,建于宋代,是曾经繁华的河运码头。除码头遗址外,老澴河综合治理改造,还发现了文昌阁、西湖桥、古三军台桥、老麻糖米酒厂等4处文物。将来,将复建文昌阁,就地保护西湖桥、城隍潭码头,规划复建西湖酒馆等,还将以老麻糖米酒厂为核心,建设老澴河文旅小镇。真正实现“整治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的目的。
不知不觉,夜幕四合。老澴河两岸的灯,次第亮起,和周边高楼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倒映在河水里,组成一个立体的、不夜的孝感城。我们也有幸沐浴在这无边的灯光里。
作者简介:梅赞,中国金融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散文委员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诗刊》《长江文艺》《散文诗》《湖北日报》等报刊。出版诗集《为你而歌》,散文集《远去的凉亭》,长篇散文《时代侧影-给历史一个回声》。曾获湖北产业文学奖、长江丛刊年度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