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朱道能:舌尖上的童年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1220 发布日期:2022-06-01



  儿童节前夕,人教版那种亦丑亦怪亦邪的儿童形象插图,彻底引爆了全网。感慨之余,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教材插图,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淳朴和纯真,让人一眼就看出什么叫天真无邪。即使过去了几十年,现在再看到某幅画,还能瞬间想起课文中的某个段落或情景。想着想着,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时代,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来,比如童年的“零食”。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零食,无疑是一个奢侈的名词。所以,农村孩子能够做到的,就是去山间地头寻找天然的替代品。套用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阵春雨润过,一股春风拂过,蛰伏了一冬的茅草,便争先恐后的钻出尖尖的脑袋,在山坡上、河两岸、田坎边上绽放出一片片新绿。等长到一拃长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了新春第一吃:抽茅针。抽茅针,就像抽蒜薹一样,把茅草最顶尖的嫩芽抽下来,然后剥开外面包裹着的绿叶,露出嫩白的花蕊,嚼在嘴里像棉花糖一样,绵绵的,有一股嫩草的青甜味道。茅针在古代被称为“荑”,《诗经》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诗句,形容女子的手像茅针一样润白柔嫩,其鲜美由此可见一斑。




  吃完了茅针,另外一种叫“芽芽蓬”就开始接力了。这是一种灌木植物,生在沟坎边,一簇簇,一蓬蓬,状如月季,浑身带刺。芽芽蓬,就是从它根部萌发的新芽。掐断后,用手一捋,将嫩刺和芽叶褪去,放在口中一嚼,脆生生水汪汪的,很是爽口。若再长大一些,芽刺便有些扎口。这时,就需将它的外皮剥去,再吃,依旧爽脆。




  吃了地上生的,还要吃地下长的,比如吃“鸡腿子”。所谓的“鸡腿子”,其实就是中药植物翻白草的根茎。当翻白草开出黄色的小花时,其根茎已经长到大拇指粗细,且正是鲜嫩的时候。于是,我们就拿起剜猪菜的小铲子,将根茎挖出来,然后撕去外皮,一个白白嫩嫩呈圆锥状“鸡腿”,就成为孩子们意想中的“牙祭”。




  作为山里的孩子,自然忘不了去树上找美味。其中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就首推“松毛糖”了。每到秋季,就有密密麻麻的的小黑虫聚集在松毛上,然后像蜜蜂一样排出粘乎乎的蜜汁,沾在松毛上面。等到天气一冷,便结晶成露珠般的乳白色颗粒——于是,一年一度的甜蜜盛宴就正式开席了。孩子们发现目标后,便灵猴一般的攀上松树,把挂有“松毛糖”的松毛捋下来,一根根的吮,一根根的舔,这直入心底的甘甜,让每个人都吧嗒着嘴巴,啧啧有声。有性子急的,索性连松毛一起咀嚼——混合着松毛的清香、松糖的甘饴,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对于山里人,大自然永远是无私的、慷慨的。一年四季从春到冬,它源源不断的提供天然品质的各种“零食”:甜津津的神仙果、酸溜溜的野葡萄、苦唧唧的苦舌豆、辣兮兮的野蒜坨,品尝它们,就如同品尝一个有滋有味五味人生!而红彤彤的灯笼果、黑乎乎的野牛蛋、黄灿灿的八月炸、绿油油的的油嘴苞,不但染红娃儿们的嘴巴,染绿他们的牙齿,更把乡村孩子的童年渲染得五彩缤纷,有声有色!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孝感网站建设▪创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