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孝感作家网[官网]!

微型小说鉴赏:桥

发布者:pxqsb 点击次数:967 发布日期:2022-03-17
微型小说鉴赏:桥

 

谈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100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地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涌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

  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鉴赏】谈歌是个文学多面手,尤擅笔记体,长中短篇,小小说,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他不去涉猎,每一个领域他又都能应对自如佳作迭出,这不能不说又算是一种奇迹。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小小说《桥》可谓谈歌的小小说代表作。此篇小小说发表后被选入多种选本,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可以说给谈歌带来广泛声誉。

  《桥》篇幅极短,不足七百字的一篇小小说却把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永远铭刻在读者心头。一场洪水与死神的威胁面前,百十号人要挤过一座窄桥逃生,如果没有有序的疏导,后果也许不堪设想。将要退休的老支部书记,“像一座山”,挺立风雨与洪水面前,用自己的党性给众人上了最后一课,也给自己的人生交了最后一份答卷。文中,老支部书记共讲了四次话。可以说,老汉的每一句话都力鼎千钧,少一句都不行。因为正是老汉的这四句话在传递着老汉内心情感的汹涌波涛,也在推动着情节的层层进展,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借助了这极为简洁的四句话。危险面前,一位老党员以自己的镇定来安抚人心,人心摇动之时他又以党支部书记的威严来给予震慑,亲情大义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那股血脉骨肉亲情,让他在最后的关头还是试图把生之希望留给儿子。

  小小说的结尾,父子双双被洪水卷走。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几乎让人无法承受的悲剧结局。但从人性美人生之价值来看,这是一种悲壮的美,感天动地。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谈歌笔下的悲剧却不是撕毁而是建设。老支部书记死了,其精神却长青不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的民族都不能少了这种铁骨铮铮的民族脊梁。此篇小小说进入课堂,让孩子传承的是一种精神,而非效仿。(杨晓敏)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委老大院办公5栋4楼   432000
鄂ICP备2024079878号-1   鄂公网安备000000000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孝感作协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方一文化公众号
楚风网,孝感市作家协会
总编微信
Copyright © 2021-2030   孝感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楚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