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红信
石飞扬
大雪吞食着这片林子,林子品尝着饿死的冻鸟,寒夜封锁着这片土地。 雪地里的脚印走了很远,很远,最后一段染血的路上连接着喘息着余火的密营。 “杀!” “砰!” 枪声落,朔风嘶鸣,冷气侵人。 抗联小战士伏在远处的洞内,拔枪想立刻冲上去,怎奈任务在身。他眼里燃着朦胧的火,模糊了视线。 敌人搜遍整个密营,只看到一大锅冻结的树皮汤。倒在血泊里的炊事员前一刻还等着大家回来吃晚饭。 “已经灭了14个密营了,哪里还有?”鬼子军官问道。 歪嘴巴搓着手凑上前,低声下气地说:“太君,这就是最后一个。” “呦西,你滴,的确在张的手里干了很久。” “哎,都是太君教导有方。”歪嘴巴快速接话,一脸谄媚。 鬼子军官点了点头:“你滴,去审问张,他再顽抗就死啦死啦滴!你滴,明天随我去东村。” 东村?小战士擦干泪,把信件紧紧地贴在左胸的口袋。张连长让他带着信件入关去冀东根据地联系中央,可是现在东村的群众还面临着危险。 抗联与中央失联多年,余部还在分散游击。根据地没了,密营没了,这群该死的……小战士摸了摸裤腿里的叛徒名单。冷啊,望着黑黢黢的林海雪原,树皮汤的苦涩味涌上喉头,差点呕吐…… 余烬里的星火照着张连长血肉模糊的脸。飞雪似刀,一片又一片,落在他伤痕累累的身上。 歪嘴巴劝道:“老张,疼不?你说你啊,这是何苦呢,再怎么反抗都是死,咱跟了皇军才能活命啊!” “狗汉奸!” “哎呀,老张,你既在满洲国,又是满族人,扯这干什么?” “祖先……把我们中华民族……结成一个家,流的……都是中华的血……” “当初在你手下就是这些,还有完没完,除了空喊口号,你还有什么能耐?” “我们……要让所有老百姓……都有温暖的家,都能……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行了,看看周围吧,你是最后一个!” 张连长望着倒在血泊中的战士们,心如刀割,泪湿眼眶。 “最后再问你一次,到底降不降?” 张连长轻蔑地撇了一眼歪嘴巴,颤声高唱《露营之歌》:“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小战士咬牙奔向东村,长夜的气息拖慢了他的脚步。 “站住!”一颗子弹嗖地从耳旁擦过。 小战士虚开一枪,闪到一棵树后,屏气敛息。 寒风呼啸,长枪的拉栓声令他脊背一凉。 暗处的脚步声正在逼近,小战士紧紧攥着手枪,他很清楚这最后一发子弹意味着什么。 “砰!”“啪!”小战士的帽子被击中。 “啊!”长枪掉落在雪地上,小战士拎着骗枪的帽子走上前,举起手枪。 “别,别杀我!” “老实点!你们的人在哪?” “翻,翻过那个坡,向东走十里到大沟,就,就是我们的人。” 这个叫李三狗的伪军回答了余下的问题后,小战士将他打晕在地,并藏了一张纸条在他口袋里,然后拿了伪军帽,继续向东村赶路。 翌日傍晚,小战士终于赶到东村村口。 房顶上,窗户内,地洞里,突然探出几十杆枪瞄着小战士。 小战士换掉帽子,众人仔细一瞧,发现竟是抗联小战士,都轻松地笑了起来。 听了小战士的情报,支队长拿走伪军帽,随即安排众人开始执行作战计划。 一队利用村庄的防御工事进行阻击并逐步撤离,二队偷袭西边的鬼子据点,三队游击干扰。 深夜,战斗打响。风雪中,火光冲天。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辨不清东西南北。 与此同时,小战士保护着信件继续向南前进。 小战士又冷又孤单,跑着跑着不禁想起了张连长,炊事员,还有好多好多战友……他们曾引着他走过很多路,打过很多仗,给他带来无数温暖,可现在他们…… 小战士累晕了。等他醒来时,一群伪军包围了他。 小战士见机大吼:“李三狗!上个月你与胡土吃酒时不下手,昨夜吩咐你杀胡土,怎么又不动手?” 领头的听见自己名字心里一惊,当即把李三狗喊了过来,“你们认识?!” “废话!他李三狗是我们抗联的卧底,我早看他不顺眼了,我天天受苦受累,他倒有吃有喝,好不快活!” “你,你胡说八道!胡长官,别听他的话!” “住口!让他说!” “看看李三狗口袋里有什么!” 胡土搜出一张纸条,打开来看,顶上四个大字——叛徒名单,自己的名字竟被画了圈。 胡土暴怒之下,一枪毙了李三狗,又把枪顶在小战士脑袋上。 “砰!” 胡土应声倒地。夜幕下,伪军和赶来的鬼子展开了火并!这正是歪嘴巴在内的鬼子队伍。 原来,支队长偷袭鬼子据点后,把李三狗的帽子丢在了据点附近,让鬼子误以为伪军反水。 混战中,小战士中弹,向南倒下。 这时,支队长带队赶到,最终全歼了鬼子和伪军。 夜色迷离,雪花轻舞,躺在林海雪原的抗联小战士做了个梦,梦见一颗闪耀的红星冲破黑暗,照亮了远方的路,他怀揣着信件,一直向前奔跑,奔跑…… 沸腾的赤红浸润了信件,似火般喷薄燃起……
【拟发2022年《槐荫文学》1期】
作者简介:石飞扬,孝感人。2003年生人,现为武汉某高校大一学生。